在新加坡別具一格的教育體系下,投資理財在新加坡經濟發(fā)展中也占據著尤為重要的位置。由于在新加坡和中國持股的上市公司股價表現黯淡,淡馬錫控股在截至今年3月底的財年,股東總回報率只有1.5%,顯著低于上一財年的8.9%,也低于它本身的8%資金成本門檻。
新加坡留學網訊:據最新發(fā)表的2014年淡馬錫年度報告,該集團截至今年3月底的投資組合價值達2230億元,比前一年的2150億元增加3.7%,當中包括其單一股東——我國財政部所注入的50億元。集團上財年的凈利達109億元,增長2.8%。
昨天在媒體發(fā)布會上,淡馬錫控股投資部聯席總裁兼印度區(qū)總裁羅錫德(Rohit Sipahimalani)說:“在截至今年3月底的一年里,海峽時報指數和香港上市的中國H股回報率都陷入負數,而淡馬錫約一半的投資是在本地上市公司和中國H股,投資回報率顯然因此受到沖擊。”
羅錫德表示,正如市場所猜測,受亞洲股市疲弱影響,淡馬錫去年的回報率也相對適中,不過,股市疲弱也為淡馬錫帶來機會顯著增加投資,從新投資項目來看,去年是淡馬錫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活躍的一年。
淡馬錫的1.5%股東總回報率,低于MSCI世界股票指數(發(fā)達市場)同一期間的21%回報率,但高于海指的-3.6%回報率,以及香港恒生中國企業(yè)指數的-7.5%。
據最新的淡馬錫年度報告,淡馬錫較長期的5年期股東年回報率是11%,10年期年回報率是9%,而自1974年成立以來的40年期年回報率則是16%。
淡馬錫持有的H股當中有顯著的金融業(yè)投資,包括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,而兩家銀行股價都在上財年顯著下滑。
不過,羅錫德指出,所持有的中國銀行股在財年結束之后的4月至今,股價已回彈10%至12%,而海指至今也已回彈約4%至5%。
去年加入淡馬錫、出任該集團中國區(qū)總裁的吳亦兵也說:“中國銀行股的股價波動確實激烈,但并不是我們投資組合表現的主要阻滯。我們有信心中國的金融機構有足夠能力應付當前的挑戰(zhàn),對眼前的風險作出調整。我們對中國金融業(yè)的情況感到安心,會繼續(xù)投資,因為它是反映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良好指標。”
新加坡和中國仍是比重最大市場
新加坡和中國仍是淡馬錫投資比重最大的市場,分別占投資組合的31%和25%。
吳亦兵說:“很多人對當地的影子銀行業(yè)感到擔憂,而我們也對此做了透徹的分析,認為中國政府有足夠的政策工具和政治能力去解決。中國的經濟增長在長期將放緩,但仍可持穩(wěn),我們會抓住改革和轉型過程中涌現的機會,繼續(xù)投資于中國。”
金融業(yè)仍是淡馬錫投資比重最大的領域,在中國建設銀行和星展集團的持股,更是投資規(guī)模僅次于新電信的第二和第三大項目。不過,集團在整體金融業(yè)的投資比重從前一年的31%略減至30%。
詢及會否進一步降低在金融業(yè)的投資比重,羅錫德表示,抓住轉型經濟體的機遇是淡馬錫的四大投資主題之一,而金融業(yè)是可從經濟轉型趨勢中受益的關鍵領域,因此將繼續(xù)在投資組合占有關鍵地位。
羅錫德也強調,金融業(yè)的投資比重降低是因為一些金融股股價下滑所致,從投資額來看,金融業(yè)仍是去年投資最多的領域,除了進一步增持中國工商銀行股權,將工行的H股持股比率提高到8.9%之外,也增持友邦保險集團(AIA Group)的股權至3.5%以上,并收購英國資產最多的本土銀行——勞埃德銀行集團(Lloyds Banking Group)的1.1%股權。
對于上財年股價大跌的渣打銀行,羅錫德表示,渣打的業(yè)務主要集中于新興市場,因此股價也和其他新興市場銀行一樣經歷劇烈波動,不過淡馬錫是長期投資者,著重的并非短期波動,是否會繼續(xù)持有將取決于集團對該項投資的價值測試。